2022-02-20 755
三十多年前,有这么一小部分同学,初中毕业,考上了一所名叫中等师范的学校。岁月在脸上留痕,心已苍老许多。曾经是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,现如今,都已年过半百。大家很少想过,自己那段学习经历,曾是一件国家大事。
从1983年至1999年,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,国家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、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。
谢新茂曾是中师学校的老师,亲身经历了中师教育政策的实施及废止的全过程。他在文章《初中毕业上中师,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》中说:
在十六七年的时间内,全国近400万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,涌进了中等师范学校并不算高的门槛,然后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,被撒在祖国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。
他们中的绝大部分,从毕业开始,就一直坚守在偏僻、荒凉的乡村中小学,成了中国当代教育最坚固的基石。
他们以出类拔萃的优异素质选择上中师,除了为了解决一张饭票,也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。
中国教育的发展,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,他们功不可没。说他们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基石,一点也不为过。
这批人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,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。而对他们个人的前途来说,他们甘愿成为垫在金字塔最底层的铺路石。
谢老师的这篇文章,我多次阅读,每一次阅读,都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动。
中师学校教师,班主任周碧华,在他的文章《中师生,中国腾飞的“垫脚石”》中谈了对中师生最真实的认识和评价:因为他们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,在当年大学录取率还十分低下的时代,考取中师的意义不亚于当今考取研究生。
中师生毕业季,传来了初中同学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,而三年前这些同学都甚至不如自己成绩好,这样的命运反差,曾深深刺激过每一个中师毕业生——他们毕竟只有18岁,正是做梦的年龄,但梦提前终结,他们只能弯下腰去,做一块垫脚石。
毕业4年后,又传来初中同学某某大学毕业分配到某大城市某大机关的消息,而自己,正在教室里当孩子王……
如今,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许多80后已成为国家重点项目的科研主力,他们当然感恩于大学教授的教导,可是否记得当年的小学老师?
正是上世纪80-90年代的中师生,让你们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;你们是否知道,你们当年的小学老师,本该也是科学家、工程师、教授呀!
因此,我们应向一代中师生致敬,没有他们的奉献与牺牲,就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,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,又怎有人才辈出?没有人才,祖国又怎能腾飞?
两位师长表达了同一个态度:理解和惋惜中师生!
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师生,读了二位师长的文章,我感到欣慰和惭愧。时代给了中师生一次机会,时代也在中师生身上飘下了一粒尘埃。
现实是鲜活的,工作在中小学校,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校,大家没有能成名成家,没能发财致富,没能位高权重,只是大家用自己的方式,给母校、给中师教育,给国家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。
大家认真从教,安贫乐道,每月拿着不高的工资,教书,育子,或成为校长,或成为名师,或恬淡虚无过生活,知足人生,多得学生爱戴。
历史不会忘记:当年的中师学校的一届届毕业生,是当下中小学讲台上的主力。不论工作成绩或大或小,中师毕业的老师,撑起了当下中小学教育的大半个天空!
致敬,一代中师生!
上一篇>>电脑数据恢复工具Windows File Recovery最新免费版下载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下一篇>>utools新一代效率工具软件合集
生活百科 2024-05-20
生活百科 2024-05-28
生活百科 2024-06-21
生活百科 2021-04-14
生活百科 2021-06-22
生活百科 2021-09-08
生活百科 2017-07-20
生活百科 2018-08-02
生活百科 2014-07-01
生活百科 2021-05-01
电脑应用 2022-02-28
生活百科 2020-10-30
生活百科 2020-06-28
资源中心 2019-12-08
电脑应用 2023-02-07
生活百科 2018-07-17
资源中心 2012-03-20
生活百科 2025-03-08
生活百科 2019-02-22
生活百科 2023-08-22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